最新消息:

台灣脂肪肝案例年年飆 醫推救星「抗性澱粉」:熱量低又顧腸道

   2025-07-29 13:01 編輯中心 點閱:0


▲肥胖可能造成脂肪肝,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圖/取自 Canva)


台灣近年來脂肪肝的案例逐年增長,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脂肪肝與三酸甘油脂的關係,並教大家如何利用「抗性澱粉」,來達到減肥的效果。


▼三酸甘油脂與脂肪肝息息相關。(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


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臟細胞內堆積過多油脂,而這些油脂主要是三酸甘油脂。當每日攝取熱量超過身體所需,多餘熱量會被轉換成三酸甘油脂儲存起來。一旦脂肪組織過多,三酸甘油脂便會開始堆積內臟器官,進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改善脂肪肝與飲食控制密切相關。


脂肪肝與三酸甘油脂究竟有多大關聯?蕭敦仁醫師分享一個減肥案例,一名33歲男性體重101公斤,經過9個月的減重計畫後,成功瘦到69公斤。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三酸甘油脂前後差異高達62%,充分證明體重過重與脂肪肝,確實存在關聯性,而三酸甘油脂正是連接兩者的重要橋樑。


▼減重後三酸甘油脂前後差異高達62%。(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


脂肪肝並非只有過重者才會發生,許多身材纖細的女性也面臨同樣問題。這可能源於遺傳性的三酸甘油脂偏高,或是因為缺乏運動習慣,而導致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針對這類狀況,蕭敦仁建議,可以透過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來改善脂肪肝問題。


此外,抗性澱粉是減肥的好夥伴,它的熱量極低,且無法被消化吸收,卻能填飽肚子,還可以降低熱量攝取與脂肪儲存,促進腸道健康、血脂代謝。


抗性澱粉的好處有哪些?


無法在小腸吸收-變成腸道菌中很好的營養

熱量極低-一般澱粉一克是4卡,不過但抗性澱粉一克僅有2.7卡

產生短鏈脂肪酸-促進腸道蠕動,對排便有益處。


▼抗性澱粉的特性,讓他深受減重族群歡迎。(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


抗性澱粉有4類! 常見的有哪些?


1.慢消化澱粉:受到細胞壁等物理性保護,無法直接被身體消化酵素分解的澱粉

糙米、燕麥、玉米、綠豆、紅豆、黑豆、蓮子


2.生澱粉:以天然顆粒存在之澱粉

未成熟的香蕉、生馬鈴薯


3.冷卻澱粉:食物經烹煮加熱後,再放涼冷卻,使澱粉老化

隔夜飯、壽司、冰地瓜


4.修飾澱粉:透過化學修飾或熱處理的澱粉產品,不存在於天然食物

高纖飲料


4種抗性澱粉中,最被廣泛使用的是慢消化澱粉冷卻澱粉,且也較易取得。


醫師也提醒,若脂肪肝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肝臟發炎、纖維化,甚至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影片來源/《健康好生活》,連結若遭移除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