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團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其中甜的口味,最受台灣人歡迎,炸得酥脆,色澤金黃,喜氣洋洋,也象徵年年高升,年前糕糰老店人潮滿滿,其實除了用糯米做的糖年糕之外,還有用蓬萊米做的寧波年糕,口感比較彈牙不黏,而鬆軟帶Q勁的上海鬆糕,也有許多擁護者。
▲最受台灣人歡迎的糖年糕。(圖/年代新聞)
木頭模具一敲,熱呼呼的鬆糕蹦出,堅持純手工的糕糰老店,開業已75年,每到年前總是人潮滿滿,饕客通通為了這記憶中的老味道。
民眾:「(鬆糕)這個比較爽口,年糕比較黏膩我覺得。」
民眾:「紅豆年糕也是軟軟的,就是軟糯啦,蠻好吃的。」
.
▼上海鬆糕比較清爽,也有許多民眾喜愛。(圖/年代新聞)
其實逢年過節,還是甜的年糕最受台灣人歡迎,下油鍋炸得酥脆,色澤像金條一樣喜氣洋洋,也象徵年年高升,切開後裏頭滿滿的紅豆,咬一口就甜到心頭。
糕糰店業者任小姐民眾:「就過年大家團圓,那年糕去炸一炸,這樣甜甜的蜜蜜的很好吃。」
▼年糕炸成金黃色,象徵喜氣洋洋、步步高升。(圖/年代新聞)
而一塊塊的紅豆糖年糕,主要是以糯米做成,口感必較黏,適合油炸;而寧波年糕則是用蓬萊米,口感彈牙不黏,適合熱炒或是煮湯,而同樣用蓬萊米的上海鬆糕,吃起來鬆軟帶Q勁,搭配紅豆餡,也有許多擁護者。
糕糰店業者任小姐:「寧波年糕它可以炒鹹的,切片炒鹹的,切大塊的話是火鍋、大鍋菜都可以下去,它純米的比較不會爛。」
▼寧波年糕適合炒成鹹的,也可以下鍋煮湯。(圖/年代新聞)
不同地區的年糕,各有特色,不管是甜的、鹹的,都成為餐桌上的亮點,而老店業者,也用雙手把好滋味傳承下去。
《猜你也想看》
1年就開1次爐! 傳統「柴燒年糕」全手工製作 被封「催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