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對我來講,就像運動員在挑戰自己,挑戰自己的紀錄,挑戰自己的極限。」──周裕穎
2024巴黎奧運,各國選手於賽場上全力競逐,場外的進場服也是話題不斷,被譽為「設計鬼才」的周裕穎,號召9縣市8領域的佼佼者,為2024巴黎奧運台灣代表隊設計進場服,獲得台灣與國際大量好評。接受本台專訪時,周裕穎也向大眾透露兩次隊服的設計差異以及心路歷程。(巴黎奧運中華隊進場服。圖/JUST IN XX提供)
身為台灣首位登上紐約官方時裝週的本土設計師,周裕穎曾歷經巴黎時裝週、米蘭設計週、上海時裝週等時尚殿堂,與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書法藝術家-董陽孜、國立故宮博物院、史博館、NIKE、LEVI'S、UNIQLO,或是霞海城隍廟等各式各樣的跨界合作,周裕穎總能以源源不斷的創意,為台灣藝術領域帶來令人大開眼界的作品,看似遊刃有餘的他卻認為:「在不同階段,不同東西,都不是我擅長的,這些都是在挑戰自己的極限,看看能夠做到哪一個階段。」為台灣設計奧運隊服,對周裕穎而言,似乎也是對自我的挑戰。
回到2020年東京奧運,當時的台灣進場服評選條件,設計師不僅要有制服設計經驗,還需要有四大時裝週的歷練,參加的設計師皆為一時之選,但周裕穎以窗花與漆工藝設計脫穎而出,並在隊服亮相後,為台灣在國際上獲得不少好評。
時隔近4年的巴黎奧運,周裕穎再度通過評選,為台灣第二次設計戰袍,周裕穎卻表示這次的壓力比第一次更大,「第一次為東京奧運擔綱設計是瑟瑟發抖,第二次巴黎奧運更是如履薄冰。」他指出:「當你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卻照第一次的模式,結果通常都不是很好,重點在於不要維持在第一個模式。」
不甘只打安全牌的周裕穎,在這次隊服設計上卯足全力,大膽選用象徵海洋的藍色,並攜手9縣市8領域的頂尖人士,將各項傳統工藝融為一體,不僅僅是為突破自己,也為了讓更多在台灣不同領域耕耘的人,能夠躍上國際舞台。
山脈、海洋、城市、原住民 四大主題體現台灣文化
周裕穎表示,這次進場服的主題為「山、海、城、原」,希望能體現被孕育的台灣文化,Chinese Taipei代表的意思不僅僅是台北、新北,或是某個地方,不能夠偏袒某一個族群,他希望有一個很大的方向來講台灣,所以他第一次用窗花,第二次則是選用海洋跟山脈。
▼周裕穎與旭榮集團討論設計細節。(圖/JUST IN XX提供)
本次進場服中,以湛藍為主色調的雙排扣西裝外套上的《台灣山脈》,是周裕穎對藝術大師江賢二印象最深刻的一幅作品,《台灣山脈》原以黃色為主色調,周裕穎將其轉換成藍色與藍綠色,呼應這次的主題──台灣的山與海。布料上的立體緹花底紋則是由周裕穎創作,波浪交叉時會出現城鎮的感覺,與《台灣山脈》的紋樣兩相結合後,便能發現不一樣的細節,看見周裕穎想要表現的台灣樣貌。
▼進場服POLO衫上的白色印花,翻轉後會成為「加油」。(圖/JUST IN XX提供)
選手身上的POLO衫,印有台灣行政區輪廓圖,加上白色的Chinese Taipei印花,格紋式的設計象徵「賽道」,寓意選手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而在文字設計師林國慶的巧思下,將Taipei翻轉過後,便會成為「加油」,祝福所有選手能在場上扭轉乾坤,打出關鍵賽點,為台灣奪取好成績。
▼西裝外套上的胸花,為林佩瑩工藝師(左)手工製作。(圖/JUST IN XX提供)
西裝外套上的胸花,是有著滿滿台味的春仔花,纏花不僅是台灣傳統的古老工藝,也象徵永續發展的意涵,周裕穎與工藝師林佩瑩合作,選用了梅花及油菜花,在生活裡經常見到的油菜花,象徵夢想、無私奉獻,及加油打氣,也代表全國民眾替選手加油的力量。
▼噶瑪蘭族工藝家嚴玉英與周裕穎為台灣選手加油。(圖/JUST IN XX提供)
選手腳上的皮鞋,則是周裕穎與噶瑪蘭族工藝家嚴玉英合作,巧妙的將新社獨有的香蕉絲編織,以及瑪蘭族的海龜傳說,完美編入了腰帶與鞋面。純手工的編織方式,一天只能編織3到5吋,十分費工耗時。鞋面上的10個愛心,則象徵十全十美,希冀每一名選手都有完美的表現。
台灣製造+永續環保 外媒點讚
從設計、材料、製造到工藝,本次的奧運隊服從頭到尾都是MIT台灣製造,且兼具永續環保概念,同時匯聚台灣多名藝術家、工藝師、設計師,以及台灣紡織領域的最尖端科技,反映出周裕穎在東奧制服的好評後,不僅在巴黎奧運力求突破,同時堅持「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讓這次的台灣隊服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接連收到紐約時報、富比世雜誌,以及美國ESPN等外媒高度評價,不僅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也進一步發揚台灣的文化軟實力。(奧運進場服上的春仔花。圖/JUST IN XX提供)
周裕穎也表示,希望讓江賢二老師、嚴玉英老師、林佩瑩老師、林國慶老師、旭榮集團、仁美商標、珖藝印花、寬源實業、鞋技中心等每一位合作夥伴的名字,都能被國際更加看見。期盼台灣不斷使用在地元素,持續累積美學力,做到他所一直提倡的理念「Local is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