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語夏令營結業式大合照。(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中市府原民會扎根族語教育 推動多元共學
每年暑假,當孩子們迎來陽光與成長的季節,台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也為他們準備了一份特別的文化禮物──「沉浸式族語夏令營」。今年營隊邁入第二屆,延續「沉浸式學習」、「部落體驗」與「語言傳承」三大核心理念,透過生活實作與文化探索,打造一個多元共學的語言文化場域,讓不同背景的孩子們共同種下文化小種子,為族語的永續傳承灌溉希望。
走出教室 走進文化現場
今年營隊分為兩梯次辦理,共吸引近百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報名參加,甚至有來自國外的友人跨海而來,為活動增添濃厚的國際與跨文化色彩。五天四夜的課程設計豐富多元,從基礎族語教學到傳統服飾體驗、野菜辨識、文化手作與部落走讀等活動,孩子們在自然與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學習與運用族語,親身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族語夏令營野菜課程。(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中市府原民會表示,營隊強調「沉浸式學習」與「生活化教學」,打破傳統課堂的限制,將語言融入歌謠、遊戲、飲食與互動交流之中。從文化館到部落現場,孩子們透過親手操作、親耳傾聽、親口練習,在體驗中深化理解,在互動中建立語言學習的自信,真正實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族語夏令營族語比賽。(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多元共學 文化在尊重中發芽
此次營隊特別著重族群共學與多元參與,除原住民學生外,也邀請對原民文化感興趣的非原住民學童參加,營造平等互動、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透過分組競賽與團體任務,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欣賞文化差異,在合作中建立友誼,體現多元、互助、共融的價值觀。
營隊中更邀請來自美國的參與者Camak與本地學童共同學習與體驗族語文化,激發跨文化交流的火花,也展現台中市推動原教多元共學的教育理念。
深耕文化 讓族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語言學習,營隊也關注文化深度與歷史脈絡。學員們參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台灣南島語族」與「考古番仔園文化特展」,認識中部平埔族歷史與南島語族文化,從考古與民族學視角,拓展族群認同與文化驕傲。
實地走訪松鶴部落更是一大亮點,學員們化身「一日小獵人」,親身體驗傳統狩獵文化以及與自然共生的智慧。從料理烹調、手工藝製作、族語大地遊戲到部落運動會,文化成為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在過程中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與自信。
▼族語夏令營獵人設陷阱體驗。(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培力文化種子 打造共融未來
中市府原民會指出,透過連續性的語言沉浸與文化互動,營隊不僅提升孩子們的族語能力,更開啟他們的文化認同之門。許多學童分享,他們在營隊中結識來自不同學校的原住民朋友,也因能運用族語而感到驕傲與快樂,這段經歷將成為他們成長中珍貴的文化記憶。
「沉浸式族語夏令營」不僅是一項暑期活動,更是台中市推動原住民族語言永續發展的重要實踐。未來市府將持續擴大辦理族語營隊與相關推廣計畫,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認識自己的文化、說出自己的語言,成為族語傳承的文化小種子,共同打造多元、共融、永續的文化城市。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