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壹視角】來台10年無國界醫生Marco 戰火下的真實故事大公開!

   2024-05-01 06:00 點閱:0



俄烏戰爭滿2周年,但世界各地也有許多地方戰火從未停歇,像位在長年政變內戰的非洲東部新興國家南蘇丹,獨立後內戰衝突從沒有停止過,加上天災洪水氾濫、傳染疾病和水媒疾病的爆發、糧食供應不穩、營養不良危機,至少有15萬人流離失所,生活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嚴苛環境中。


這時,「無國界醫生組織」就成為這些人民活下去的希望,「無國界醫生組織」致力為受到武裝衝突、流行病、傳染病和天災影響、遭受醫療體系排拒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讓當地醫療救援行動得以緩解。而現今在亞東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兼主治醫師的夏肇聰,就是在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安排下,派任到南蘇丹北部班提烏做前線支援!


▲蘇丹衝突,已經造成千人死亡、超過萬人受傷(照片由無國界醫生提供)。


準備20年! 小兒外科醫生夏肇聰衝前線救援!

現年38歲的夏肇聰(Marco),來自香港,20年前就立志從醫,而且選定要當「小兒外科」醫生,他說:「高中時候就看到無國界醫生的廣告,就看到歐耀佳醫生寫的網誌,是寫他在前線發生的事情,以及他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可以透過專長去幫助別人很不錯,所以當時歐醫師就成為我心目中的偶像,想要向他學習。」前線救援的種子悄悄埋下,夏肇聰決定考取醫學院。


夏肇聰高中時期(照片由夏肇聰提供)。


高中時期的夏肇聰認真攻讀醫學院,並順利考上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他表示考取醫學院之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高年級時候每兩個禮拜會考一次考試,中間只要一個考試沒過就會被當掉、退學!」,之後還要考國考、通過兩階段的考試才可以拿到醫生執照,並在醫院接受訓練,完成後才會是一位合格的外科醫生。而當上外科醫師之後,需要再經歷兩年醫院工作的實戰經驗,才符合無國界醫生前線支援的資格。前前後後花了將近20年,2021年他向無國界醫生遞出報名表,通過一連串的審核,再參加行前訓練,包含如何面對戰亂壓力、恐怖攻擊等。終於,夏肇聰踏上了從小夢想的道路…


槍口下的急診室! 房屋泡水戰火衝突 救援破百件槍傷

由於夏肇聰是戰地最缺乏的外科醫師,再加上完全不排斥去任何危險國家,很快地在2022年「無國界醫生」派任下,3至5月前往南蘇丹北部班提烏的流離失所者營地,為當地在戰亂中受傷的民眾進行手術。當他踏上飛機那一霎那,他內心非常激昂、感動,「我終於達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努力了那麼多年,終於做到了!」


當時南蘇丹一直陷在動盪中,更糟的是還有嚴重水災,抵達前他從飛機上往下看,發現所有的房屋都泡在水裡,後來當飛機降落黃土地,他形容就跟電影演的一樣,飛機後面噴了一堆塵土,氣候也異常炎熱,但當他聽到前來迎接的夥伴關懷問候,讓他感受備感溫馨。


夏肇聰回憶起第一次任務快結束時,聽到要來接他班的外科醫師,竟然是他20年的偶像-歐耀佳醫師!他又驚又喜地說:「那時候覺得好興奮!在交班的過程中也和他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手術技術,或是對病人照顧上等等。」,當年夏肇聰在無國界醫生雜誌裡看到的那位歐耀佳醫師,就這樣驚喜地出現在他眼前,讓他直呼命運的安排真的很神奇,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兩位無國界醫生夏肇聰Marco 與歐耀佳Dr Au在出任務時相遇(照片由夏肇聰提供)。


班提烏流離失所者營地有一間無國界醫生的醫院,180個床位只有5位醫師,而夏肇聰是唯一一位外科醫師,所有有手術需求的患者都會被送到他這來。在這裡很多疾病性質跟在台灣完全不同,很多患者都是戰爭槍傷、刀傷,夏肇聰說:「台灣槍傷很少,大概一年一個,但是那邊因為還在衝突的地方,有時候一天就有10個槍傷的病人送過來。」他的印象中,有一位河谷被發現的18歲槍傷病患,因為胸部受傷,曾經一度瀕臨死亡,但所幸存活了下來,術後這位病患的媽媽眼眶泛淚、頻頻向夏肇聰道謝,他說「出院時,病患媽媽就牽著我的手一直跟我說謝謝!謝謝!我看到她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那時候眼淚也快掉下來!」這也造就了他還想再去戰地支援的其中一個原因!


蘇丹地區經歷了持續的暴力,包括激烈的城市戰、槍聲、炮擊和空襲(照片由無國界醫生提供)。


戰地接生寶寶以他為名 無國界醫生夏肇聰揭前線支援真實心聲

2023年4、5月夏肇聰二度前往南蘇丹,為戰火下的受傷民眾開刀,也治療從蘇丹逃到南蘇丹的病患,因此除了槍傷、刀傷以外,也常會接觸到各種疾病問題,但其中最讓他感到挫折的是-患有癌症的孩子。他說他遇到一位患惡性骨肉瘤的孩子,如果在台灣可以手術搭配化療,但在南蘇丹只能束手無撤,甚至沒有電腦斷層檢查是否轉移,對此他難掩失落地說,「當醫生最艱辛的事,其實就是無能為力。」他頂多只能為孩子減輕一些痛苦,幫他打上止痛藥,讓孩子好過一些…


逃到蘇丹卻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直到抵達無國界醫生開設的醫院接受治療和醫療照護(照片由無國界醫生提供)。


戰地前線支援夾雜著各種人生情緒,有面對病患無能為力的傷感,也有迎接新生命的希望感,夏肇聰有一次在戰地迎接了新生兒,「我幫她做了剖腹產,做完她抱到小孩很開心,就問我的名字,我告訴她我叫Marco,她就說要用我的英文名字幫那個小孩命名。」因此醫院都知道有個小孩叫Marco,還會開玩笑地叫Marco去看Marco!夏肇聰說到這裡,臉上止不住的笑容,表示那次大家都很開心。


這些美好的回憶片刻與病患和家屬純粹的感謝,讓夏肇聰格外感動,也覺得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把病人從死神那邊拉回來,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病痛,他們一聲謝謝,就很感動,其實那就夠了,其他都不太需要了。」


夏肇聰告訴我們,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趕快行動,不要留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