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電視 APP下載

外食族注意! 長期重口味恐腎衰竭 醫揭「極端飲食」5大隱憂

台灣料理有「重鹹」問題,長期吃下來可能有重病風險,中醫師為您一一分析,並教你如何改善。


▲台灣料理美味,有時卻有重鹹問題。(圖/取自Canva)


台灣傳統料理固然美味,不過普遍卻有「重鹹」問題,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不少台灣人漸漸改善吃重鹹的習慣。中醫師鄒瑋倫在節目《健康好生活》提醒,飲食口味千萬別太極端,分享他有一位病人就因為不忌口,又長期吃重鹹,多病找上門,讓身體亮紅燈。


飲食不要極端! 重口味族要注意


鄒瑋倫分享,有一名80多歲的病患,過去長期外食、愛喝珍珠奶茶,竟從20多歲開始痛風、高血壓、膽固醇等,甚至連糖尿病都找上門,最後又因痛風,再引起嚴重腎衰竭。


鄒瑋倫表示,許多人對外食依賴,很很難回到清蒸、水煮或乾煎的飲食習慣,她建議,有這樣狀況的人可以盡量避免用炒的烹飪方式,選擇用五花肉或是白斬雞沾醬油,藉由用沾醬的方式,減少重口味的攝入,鄒瑋倫也說明,若飲食口味極端,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問題。


▼飲食過於極端,可能造成身體負擔。(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


飲食極端恐釀禍


●吃太酸-肝氣偏盛、脾氣衰竭

●吃太苦-脾氣不潤、胃部脹氣

●吃太甜-心類胸悶、腎氣失衡

●吃太辣-筋脈鬆弛、精神消沉

●吃太鹹-肌肉消瘦、心氣抑郁


中醫有一句話說「胃以喜為補」,鄒瑋倫醫師認為,飲食還是要有味道,首先是自己要喜歡,身體才會有效的吸收。


豬油就是不健康?均衡攝取才最重要


許多人都對「豬油」有誤解,認為豬油就是不健康的,事實上,豬油與椰子油都屬於飽和脂肪酸,鄒瑋倫建議,每日應攝取多方油脂,建議將豬油與植物油等其他油脂搭配使用,並注意每日總脂肪攝取量。


▼各類油品比較,每日應要均衡攝取。(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


▼(影片來源/《健康好生活》,連結若遭移除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