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於當地時間5日開始舉行,屆時誰當選將對台灣半導體業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先前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言論顯示,美方覬覦台灣半導體業的競爭優勢,且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第一座12吋晶圓廠即將完工,財經專家黃世聰就點出,台積電即將面臨到的難題。
▲黃世聰指出台積電接下來的擴廠如何獲得新任總統的支持,是一大壓力。
(圖/翻攝自《年代向錢看》)
台積電將於12月初進行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12吋晶圓廠的完工典禮,該廠耗時4年建置,將在下個月產出採4奈米製程技術的晶圓,這也將是台積電首批在海外生產的先進製程晶圓。黃世聰在節目《年代向錢看》指出,台積電的「擴廠」如何獲得新任總統的支持,這是台積電必須要面對到的壓力。黃世聰也透露,除了一廠產4奈米外、二廠傳言要產3奈米,所以目前從一廠到六廠是都有規劃的。
▼川普曾不滿表示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並揚言要台灣付保護費。
(圖/翻攝自YouTube)
另外,黃世聰也提醒,值得留意的還有「晶片法案」,在美國新總統就任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意見。因為先前川普曾不滿表示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並揚言要台灣付保護費,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也聲稱,共和黨人可能會廢除「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簡稱晶片法),但他很快收回有關說法,改口只是想把法案優化,這也引來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