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國內防疫再升級,除了將第三劑間隔時間縮短成3個月外,對於搭乘長程班機來台的旅客,都需要在機場經過PCR檢測,確定是陰性後,才能離開機場,否則就得直接上救護車送醫院治療,但近來陰轉陽個案頻傳,專家也建議,盡量以鼻咽試紙檢測,較採到病毒量高的咽喉,結果會比較準確。
▲搭乘長程班機來台旅客,都需要在機場經過PCR檢測為陰性後才能離開機場。(圖/年代新聞)
春節即將到來,境外返台人多,若是長程入境旅客,需等到PCR採檢結果陰性,才能出關 ,但如果呈現陽性,就得直送機坪上救護車治療,但有太多陰轉陽個案,到底該怎麼採檢比較 準確?
▼姜冠宇醫師表示「鼻咽篩檢」最準確。(圖/年代新聞)
對此,姜冠宇醫師表示:「有症狀的時候,上呼吸道是大量複製,喉嚨也很多病毒,用鼻咽可以採檢到病毒的位置,重點是咽,這樣才是最準確」;就怕潛伏期干擾測不出病毒,許多醫師建議使用「鼻咽試紙」,但也擔憂深喉採檢會讓受檢者咳嗽,導致醫護風險增加。
▼過去幾天的境外移入個案增加許多。(圖/年代新聞)
回頭看看過去幾天的境外移入個案,都以美國為大宗,但高風險國家中卻未見美國,CDC 反倒還希望取消高風險制度,也遭到質疑是否對其他國家出現兩套標準;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對此回應:「對於所有國家,只要高風險我們都列入,我們不針對哪一國,我們是針對哪一些從國外回來,會有高風險的我們都列入,沒有說什麼對哪一國特別好、哪一國特別不好」。雖說高風險國家名單惹議,但長程航班已經受到管控,就盼層層過濾能減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