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東北季風和華南水氣影響,北台灣從昨(21)日晚間開始下雨又轉涼,最低溫來到19度,預計到周末都是大致這類型的濕冷天氣。不過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下周一開始,東北季風對台灣影響減弱,天氣會稍微回溫轉晴。
▲北台灣下雨又轉涼,呈現濕冷天氣。(圖/年代電視)
彭啟明表示,昨日開始鋒面雲系接近台灣,苗栗、新竹以北到宜蘭、花蓮都有些雨勢,而雨勢又以今、明兩日最多,今日還要留意雨帶往南延伸,中部也可能有降雨情形發生,不過雨量和北部相比少很多,是飄雨到小雨類型,中北部的降雨情形預計會持續到周日、周一。
而受到降雨影響,溫度也顯著下滑,彭啟明指出,北部空曠地區的低溫已有自動測站跌破18度,多數在18-19度間,台北市也跌破20度,清晨只有19.4度,是今年入秋的最低溫,預期明、後日大致在這溫度上下,白天頂多回溫一、兩度,提醒北部朋友外出注意保暖,穿戴長袖衣物較合適,另外也可以準備秋冬天的棉被床單了。至於中南部雖然較為晴朗,但早晚溫差大,清晨低溫下滑到21-22度,白天仍有27-29度,因此中南部的朋友則要注意溫差變化所引起的感冒、生病。
這樣又濕又冷的天氣,有望在下周一稍微好轉!彭啟明提到,下周一東北風對台灣影響會減弱,會轉乾、轉晴,並稍微回溫,不過幅度不大,頂多回溫一、兩度,東北部迎風面還是容易有短暫雨勢,接著又會有一波東北風增強,氣溫將再降低,隨氣候的節奏漸漸朝冬天邁進。氣象專家吳德榮也點出「再變冷」時間點,就從下周四晚間開始。
▼下周一將稍微轉晴回溫。(資料照/年代電視)
另外彭啟明也提到「反聖嬰現象」,他指出,雖然今年10月和過去十多年偏暖的年相比,的確是比較涼,但這是較為長期的平均值,今年冷高壓在中國東岸發展很旺盛,也都有顯著較同期早涼的現象,不過尚未發展成為反聖嬰,至少還要等一兩個月後看發展態勢。雖然目前預測冬天會發展為反聖嬰,不過這有強度的差別,通常是「強的反聖嬰」異常趨勢較明顯,中等偏弱的反聖嬰則要看當時情境,差異很大,目前都還在演變當中。
彭啟明提醒,每個人對於冬天冷或不冷的印象、感受差異不一,如果要做冬天冷或暖的決策,務必要謹慎,儘量避免僅看標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