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第一線醫護人員扛起防疫重責,全國熱心民眾,也紛紛捐贈物資,希望能為醫護加油打氣,沒想到近日卻有一名來自新北市新店區的黃姓男子,送上500個鳳梨酥,無心觸碰醫護行業的諧音禁忌,也在網路掀起討論。
▼熱心民眾送上500個鳳梨酥給部桃醫護人員。(圖/翻攝自Facebook)
來自各地的善心物資天天湧入部桃,像是醫材、便當、暖暖包等,但最近卻有善心民眾送來兩箱物資,內容物恐怕讓醫護們嚇了一跳。一位署名 來自新店的黃先生送上了2箱、共500個台灣土鳳梨酥,還附上親筆信寫下對醫護人員的感謝,希望醫護們吃了鳳梨酥,能元氣大增。
但其實鳳梨酥的諧音是「旺來」,就怕病患案件量爆增,而讓醫護人員敬而遠之。醫師姜冠宇也透露,院內食物迷思不止鳳梨,其他像是芒果諧音很忙;每日C果汁象徵CPR病患接不完;還有鴨胸諧音壓胸,對部分醫護來說都有些不好的兆頭。
▼醫院內的食物迷思。(圖/年代新聞)
除了醫院內的食物迷思,其他如社工、連警消、記者等職業也都對鳳梨、鳳梨酥等相關產品感到懼怕,就怕一吃下肚,工作量就會暴增。嘉義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隊長趙家賢,過去就曾在臉書上打卡吃鳳梨酥,說為了破除迷信,一周內如果發生火災,就要吃素一年,結果就在隔天 真的發生祝融意外。
但關於鳳梨禁忌,過去大林慈濟醫院就曾做過實驗,實驗研究2007年到2010年之間整整1461天,有吃鳳梨和沒吃鳳梨的值班醫師突然被急診照會的次數,平均下來有吃鳳梨的醫師,被照會的次數並沒有比較多,說明鳳梨與急診次數為兩個「獨立事件」,沒有關聯。
▼大林慈濟醫院曾針對鳳梨、醫師被急診科照會次數兩者關連做過統計。(圖/翻攝自Facebook)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也說,「我們自己醫院有種鳳梨田,而且這邊民雄事實上生產鳳梨非常多,所以在鳳梨季的時候,我們急診也是經常在吃鳳梨。」醫護笑著說覺得沒差 ,但各行各業飲食禁忌真的很多,像是醫護值班時用餐會避開雞肉,因為害怕雞飛狗跳,還有警界也忌諱花生、花生糖相關產品,因為怕有很多刑案「發生」。送禮多留意,才能送到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