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電視 APP下載

元旦就「萊」! 為何開放、如何安心吃 盤點「7個」常見疑慮

「萊豬」議題一直吵得沸沸揚揚,究竟吃萊豬安全嗎?如果不想買萊豬又該如何選購?小編幫大家盤點常見問題。


自從今年8月總統蔡英文宣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開始,各界吵得沸沸揚揚,而立法院則於昨(24)表決通過萊豬進口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牛等9項行政命令。究竟萊克多巴胺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醫生要極力阻擋萊豬進口?美豬進口會影響國產豬的市場嗎?小編幫大家整理7個關於「萊豬」常見疑問。


▲萊豬進口等9項行政命令過關。(圖/壹新聞)


一、什麼是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

根據農委會說明,萊克多巴胺是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降低脂肪比例及減少飼料用量等優點,因此做為動物肥育期飼料添加物。


二、為什麼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政府希望在確保食安、照顧產業的前提下,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 因此經過嚴謹的風險評估後,參考國際規範開放萊豬進口。


三、開放萊豬進口,國產養豬產業會不會受衝擊?

對此,農委會表示:「不會,在台灣消費市場上,台灣豬絕對比美國豬具優勢。」因為國人偏好溫體肉,90%以上還是食用國產的豬肉,而進口豬肉是國人比較不喜歡的冷凍肉,所以開放萊豬進口,也只會取代其他進口豬肉的市場。


四、國產豬肉與各國進口豬肉的市場占比為何?

因為國人偏好國產溫體豬肉,因此目前國產豬肉的市場占比約90%,進口豬肉的市場占比約10%。進口豬肉主要來自加拿大(市場占比約4.1%)、西班牙(1.5%)、美國(1.2%)、丹麥(0.9%)等國家。


五、我國政府未來針對萊克多巴胺的容許量規定為何?

衛生福利部根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及國人攝食量資料訂定進口豬肉及豬內臟之萊克多巴胺安全殘留容許量,像是:豬肉、脂 (含皮) 為0.01 ppm;豬肝為0.04 ppm;豬腎為0.04 ppm;豬其他可供食用部位為0.01 ppm。同樣開放萊豬的國家,像是: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對於豬腎的容許量則為0.09ppm,高於台灣標準,其他對於肌肉、肝及脂肪容許量皆與台灣相同。


六、吃萊豬真的安全嗎?

其實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已經開放進口8年多了,消費者已習慣享用美國牛肉。而美國豬肉與牛肉含有的萊克多巴胺是一樣的成分,因此每人每天要吃超過33片200克排骨而且連續吃5到10年,才可能超過安全攝取量。


七、如果不想買到萊豬,要如何選購豬肉?

為了區別國產及進口豬肉,政府會要求所有的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餐廳、便當店、小吃攤、零售通路等全面強制標示豬肉原料的原產地,讓消費者可以一眼辨識國產或進口的豬肉,不會對國內養豬產業造成任何影響。


▼衛福部統一印製貼紙(左),民眾可自行上網下載;農委會的台灣豬認證標章(右)需申請才能獲得。(圖/翻攝自經濟部官網、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