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時19分地牛大翻身,發生芮氏規模6.7今年最大地震,天搖地動,不少民眾都嚇壞了,表示真的「超有感」,而短短不到一天,今(11)日凌晨又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餘震不斷,地震話題也隨即登上熱搜,就有網友在PTT八卦版問到「地震大概幾級,大家才會奪門而出?」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在PTT發文「地震大概幾級,鄉民才會奪門而出」。(圖/翻攝自PTT)
原PO表示:「台灣地震多,已經很習慣了,有時候就想說等它搖完就算了,逃生好麻煩」,點出台灣地震頻繁,導致許多人已對地震冷感,發生當下更是先發「地震文」。於是原PO相當好奇,究竟震度多少的時候,大家才會丟開手機,直接奪門而出,「等到牆上掛飾掉下來嗎?」原PO問。
貼文一出引起網友熱烈探討,不少人認為「停電」是關鍵,「停電啊!停電超可怕的」、「訊號不好沒網路或停電」、「大到網路會斷線的時候」,還有網友玩笑表示「PTT斷線我就要逃了」,不約而同表示如果停電了一定會跑!
不過也有人憶起921大地震,認為生死有命,「經歷過921就不想逃了,生死天註定」、「太小不用跑,太大跑不掉」、「我住12樓,想跑也不知道跑去哪,921時也是震完才慢慢走下樓」、「搖太大,沒住在一樓根本逃不出去! 」,憶及921,網友們紛紛表示心有餘悸。
▼921大地震讓不少人心有餘悸。(圖/維基百科)
而究竟地震發生當下要如何自救?消防署也公布正確地震避難方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護人體最脆弱的頭部、頸部避免受傷,地震當下別急著往外衝,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3步驟,躲在桌下或牆角等較為穩固的地方,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也別慌,可以隨著桌子移動,如果是蹲在牆角或床邊等其他地方,則要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等易碎、易倒塌物品。
此外消防署也根據不同場所,發表不同的逃生方式。在家中、辦公室的民眾可以躲在桌下,並遠離易碎物品,在床上時可以利用枕頭或棉被保護頭部,直到地震結束;若剛好在廁所時也不要驚慌,消防署表示,廁所中支柱比較多,相對是比較耐震的地方,如果剛好在泡澡,可以放低頭部,低於浴缸邊緣,並用手保護頭部,等震波減緩在離開,並要小心濕漉漉的地板,不要滑倒。
▼消防署公布地震保命方式。(圖/內政部消防署)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屬於板塊交接處,其實小區域、震央在外海的地震幾乎每個禮拜都會發生,次數頻繁也讓許多民眾日漸無感,但不妨將此化為經驗,提高自身警覺及面對危機能冷靜以待,畢竟天災何時會發生無法預測,建議民眾平時就要準備好「逃生包」,保障自身安全。
更多地震逃生資訊請參考: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
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