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電視 APP下載

乳癌年輕化! 登女性癌症第一名 「這8種人」高危險群

衛福部公布十大癌症死因,女性乳癌高居第四名,患者的年齡不僅逐漸年長,好發年齡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癌症,對現代人來說是很熟悉卻又可怕的疾病,但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戰勝病魔;而對女性來說,乳癌的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是第四位,而且還有不少的年輕患者;要如何察覺病徵、如何確認自己是不是高風險族群呢?有幾項你可以自我檢查的重點。


▲乳癌的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衛福部109年的癌症發生資料顯示,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2,387人,女性前十大的癌症排序為,(1)乳癌、(2)大腸癌、(3)肺癌、(4)甲狀腺癌、(5)肝癌、(6)子宮體癌、(7)卵巢癌、(8)皮膚癌、(9)子宮頸癌、(10)胃癌;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乳癌是由乳小葉的腺性細胞或乳腺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增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但乳癌並不像肝癌、胃癌等發生在內臟的腫瘤不易發現,而一旦發現後往往已經太遲,乳房位在體表,較方便檢查,只要平時多注意乳房的狀態就可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而以下幾類人則是乳癌的好發危險群:


 ●一側曾得過乳癌者。

 ●30 歲以上才生頭胎或未曾生育者。

 ●二等親內有人罹患乳癌者。

 ●嗜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中年或停經後

 ●肥胖者。

 ●初經早來(12 歲以前)或晚停經(55 歲以後)者。

 ●未曾哺乳者。


▼控制自己的體重,讓自己維持在正常的BMI。(圖/翻攝自Pexels)


「肥胖」是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僅可能引發諸多慢性病,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等,更是各種癌症的危險因子,肥胖可以說是孕育百病的溫床,所以嗜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民眾,也有較高機率的罹癌風險。


若自己是高風險族群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也可以大大的降低罹癌風險,除了「適當的吃紅肉」、「養成運動習慣」以外,每年也要定期至一般外科乳房門診接受檢查,最好配合乳房超音波或X光攝影。除此之外,每個月也要固定自我檢測,觀察乳房是否有異樣,不讓癌細胞有機可乘。


▼控制自己的體重,讓自己維持在正常的BMI。(圖/翻攝自Pexels)


假若不幸罹患乳癌,也無需太過絕望,現在的醫療相當進步,治療方式多元,常見的方式包括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賀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相對其他癌症,乳癌存活率算高,在台灣第一期的乳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4%,十年存活率超過80%;零期乳癌的存活率幾乎為百分之百;所以如果發現乳房有異狀,及早治療才是最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