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喜歡吃蝦,不論是過年吃的團圓飯或是結婚喜宴,餐桌上總是少不了「蝦」的料理,不知道大家在吃蝦的時候會吸吮蝦頭嗎?有人認為蝦頭的味道特別美味、有人認為蝦頭營養價值高,不過毒物專家與營養師竟「不建議」吃蝦頭!
▲華人愛用「蝦」入料理。(圖/壹電視)
根據《香港01》報導指出,並不是因為怕膽固醇過高,而是三個更重要的原因,讓營養師呼籲大家不要吃蝦頭。
1.金屬殘留
蝦子許多內臟都集中在頭部,包括:心、胃、肝、胰臟和卵巢,若蝦子養殖在重金屬含量高的水域,則會讓重金屬集中在蝦的卵巢。
2.抗生素或農藥殘留
毒物科專家楊振昌表示,從蝦頭的外觀無法判斷是否有用抗生素或其他農藥,但因為蝦的體內腺體較少,抗生素與其他汙染物容易殘留在內臟,尤其是卵巢,因此對抗生素過敏的人吃到蝦頭,可能會出現嘴巴腫、皮膚眼睛紅癢的問題。
而營養師黃淑惠也表示,蝦的藥物殘留無法用清洗或浸泡去除,建議不要吃蝦頭。蝦腸也要去除,以免把殘留藥物吃進肚。
3.毒素、細菌和寄生蟲
蝦頭容易聚集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因此在吸吮蝦頭的時候,恐怕就把病毒一起吸進去。此外,專家也提醒大家不要吃死蝦,蝦的體內組胺酸會被細菌分解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不適合食用。而且死亡時間越長,蝦體內積聚的毒素越多,嚴重的話會導致食物中毒。
▼醫生也提醒8種人不適合吃蝦。(圖/壹電視)
醫生也提醒有8種人不宜食用蝦,分別是:患有哮喘、痛風、子宮肌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高尿酸血症、關節炎及高血壓的人不適合吃蝦,以免加重病情。雖然一隻蝦的蝦頭膽固醇含量約8至13毫克,但吃過多也容易攝取過量的膽固醇;至於蝦肉的部分,每100克蝦則約有181毫克的膽固醇,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